文╱林沐雨(高雄鳳山)
記得我在屏師就讀時,教授曾說過,每次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出國念個學位?他總說孩子還小,需要他照顧。一年又一年過去,等到孩子長大,他才發現是自己離不開孩子。
鄰居的孩子讀高三了,當母親的,每天還要騎摩托車載她到五十公尺外的巷口坐校車。而我小弟四十五歲了,碰到事情仍指望母親出面處理,依賴性很重。
我時常告訴自己,不要當這樣的父母,兩個兒子小六開始,就自己騎腳踏車上學和補習,這是他們學習獨立的第一步。他們在學校的事,我們儘量不干涉,除非碰到他無法處理之事,我們才出面協助。
老大考大學時,我告訴他選自己喜歡的科系好好讀。當他要離家讀大學時,自己整理好衣物,幾個學長帶著他慢慢騎摩托車到學校報到。到了學校,自己安頓好,打電話回來報平安,還會幫同學的忙;不像有的同學在旁邊打電腦,把房間交給父母整理。老大到了大二,要搬到外面住,他自己選擇適合的地方,我們當父母的,只是去看看他居住的環境而已。
我們總喜歡抱怨這一代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忍受挫折力差,其實是父母喜歡替孩子安排路走。
就因為大人的不願意放手,讓孩子根本沒機會自己去做啊!所以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放手,孩子的路才能走得更寬廣!
鄰居的孩子讀高三了,當母親的,每天還要騎摩托車載她到五十公尺外的巷口坐校車。而我小弟四十五歲了,碰到事情仍指望母親出面處理,依賴性很重。
我時常告訴自己,不要當這樣的父母,兩個兒子小六開始,就自己騎腳踏車上學和補習,這是他們學習獨立的第一步。他們在學校的事,我們儘量不干涉,除非碰到他無法處理之事,我們才出面協助。
老大考大學時,我告訴他選自己喜歡的科系好好讀。當他要離家讀大學時,自己整理好衣物,幾個學長帶著他慢慢騎摩托車到學校報到。到了學校,自己安頓好,打電話回來報平安,還會幫同學的忙;不像有的同學在旁邊打電腦,把房間交給父母整理。老大到了大二,要搬到外面住,他自己選擇適合的地方,我們當父母的,只是去看看他居住的環境而已。
我們總喜歡抱怨這一代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忍受挫折力差,其實是父母喜歡替孩子安排路走。
就因為大人的不願意放手,讓孩子根本沒機會自己去做啊!所以該放手的時候就要放手,孩子的路才能走得更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