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溝通,你的名字叫:說話!

【文/鄧美珠 臺北市劍潭國小校長】
我們都知道教師的效能來自教學專業與教育愛心,但我們同時也發現,許多教學現場的老師,常常因為未能透過良好的溝通與他人互動,即使具備再精良的教學專業,具有再豐富的教育愛心,也無法獲得家長的肯定、學生的認同、同儕的合作。

 「說話不只是說話」,除了瘖啞人士外,每個人都會開口說話,但一個老師如果拙於言詞、說話沒有趣味,學生將提不起學習興趣;如果態度惡劣、說話粗俗而充滿語言暴力,則會對學生造成重大且久遠的傷害。身為老師要能說學生喜歡聽、願意聽的話,而且清晰、有條理的講課,讓學生完全了解教學的內涵,並樂意上課,進而分享學習的心得與看法,那麼就要注意若是在課堂教學上的溝通,是要提供經驗以增進學生知識時,說話就要配合不同年齡使用恰當用語,內容要符合邏輯並要舉實例印證,才能讓學生真正的理解學習;若是在勸學生為善使其感動,那麼可以運用校園或學生的生活小故事引發思考,因為人人都愛聽故事,而人們最關心的永遠是自己,這樣的方式更能有效溝通。

 「說話不但是一種技術,更是一門藝術!」一個說話流利動聽、合情合理、婉轉得體的老師,似乎有一股不可思議的魔力,可以吸引家長在不知不覺之中,贊同他的意見,並願意打開心胸,接受他傳達的教育觀念,也就是說,要讓家長看得到老師的用心,感受得到老師的愛心,就能成功經營良好的親師關係。所以,老師要能以開放、接納的態度,組織班級親師會,妥善運用家長資源,歡迎家長的加入;同時要掌握家長的家庭背景,注意學生與家長關心的事,並妥善規劃與家長聯繫時間,平時有好事就要與家長溝通,建立感情基礎、愛的存摺,不要讓家長誤認為:只要是親師通溝一定沒好事。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是讓他懂,不是要求他會

【文/李宜勳 臺北市實踐國小教師】

一位老師來我教室觀課後,對於我班上學生的上課理解和反應表示嘉許。說著說著,就抱怨起她班上的學生,相同的概念任由她說了好多次,學生的上課反應和學習成就,依然達不到她的標準。

「妳要求太高了?」

「是學生的程度太低了!就拿西遊記那課來說,課文各段落的情節起伏,我利用折線圖畫了三次,有的學生就是不知所云。我下星期要拿另一篇閱讀的文章,來讓學生畫折線圖,我要求他們一定要懂,一定要會。」

「那一課喔,我直接用折線圖的方式來解釋段落的情節起伏時,我班上很多孩子也是不懂。後來我讓他們改寫課文成劇本來演戲,後來又找音樂老師幫忙,讓學生將段落的起伏轉換成五線譜上的音符,並且將它演奏出來,學生分組討論得熱烈,才兩節課大家就完成了。」

「有用嗎?這麼耗時間……」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消失的稱謂

【文/ 陳智蕾  臺北市五常國小教務主任】

到某國中參加一場教學成果發表會,結束後用餐,承辦學校貼心地安排學生幫忙收拾會場,其中一個學生向著用餐的老師們走過來,他的任務是幫老師們處理餐盒,「吃飽了嗎?」學生向一位老師開口,隨即收走用後的餐盒。一個接一個,同樣的問句,沒有稱謂,語氣聽來也不客氣,我從遠處聽著,直到自己也被這句話驚嚇而回神,正思忖如何告訴這個學生以更有禮貌的語言表現出助人的行為,他已轉向下一個老師,繼續用相同的語氣問:「吃飽了嗎?」

這學生有錯嗎?我返校後想了很久,很明顯學校安排服務的學生,讓在場老師用餐後不必自行整理,是為了表現對老師的尊重和體貼,但為什麼反讓人感到如此不舒服?我認為學生並未發現自己的表達有何不妥,所以他反覆地使用相同的說法執行任務,但省略了對人的稱謂,缺少了「請問」、「您」等詞彙,讓人感覺不到提供協助的善意。

或許這樣的語句在生活中已司空見慣,根本無須大驚小怪,但正因為這樣的語言表達越來越成為常態,才值得我們思考消失的稱謂、省略的禮貌背後,所隱藏令人擔憂的生活教育。仔細聽現在孩子與父母、師長的對話,言語中逐漸失去長幼的禮節與尊重,在父母、師長慢慢將自己與孩子間的關係定位於「朋友」,似乎說話的禮貌也變得不重要。其實多數的學生並非真的沒禮貌,而是不知道如何表現禮貌,若是老師或家長不能在生活中適時的教導,甚至認為言語表達並不算什麼,學生學到的便是禮節的多餘,是錯把「無禮」當「率真」的言語表述方式。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一起陪伴孩子學習愛

 【文/彭惠儀 臺北市國小候用校長】

走進課堂裡,看見四年級的翔翔正在進行「二分之一成年禮~十歲的紀念」宣誓,他選擇學習製作鬆餅,在園遊會時將義賣所得捐助育幼院童。而在另一教室風景裡的孩子們,則把愛心分送到國外,孩子們正用喝完的多多瓶裝入零用錢,在罐子外畫著跟非洲小孩手牽手的畫面,用「多多的愛」幫助西非的孩子一圓蓋教室的夢。而另一所位在草莓故鄉的學校,則選擇發起草莓義賣活動,募款為鄉內許多新住民媽媽的故鄉-「越南」兒童建造乾淨的水井。這些感人的故事讀來篇篇動人處處美麗,「讓世界變得更美麗」是這群孩子共同的夢想!他們以溫暖的行動,實踐他們對世界的愛與關懷。

Daniel Pink在《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提出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應能夠團隊合作並具有高度的感受力和同理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學習:內在的寶藏》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首為「學會與人相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2001年歐盟則將「人際互動參與社會的能力」列為未來教育應具備的能力。顯見合作、同理、人際互動將成為孩子迎向全球化時代的關鍵能力,而學會付出與學會愛人則是與人相處的核心元素。然而,臺灣正走向少子化的趨勢,獨生子女的教養漸成考驗,孩子在家庭中缺乏手足間的互動、分享與合作,因此如何在學校課堂中提供學習情境,陪伴孩子從體驗中感受,學習愛自己愛他人就成了我們重要的課題。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單純的玩 也是一種學習

圖/阿玻
【2013/3/20 中國時報】文:吳芯/彰化縣(教)
閱讀是一件愜意的事,如果要寫閱讀單,那就很無趣了;旅遊是一件快樂的事,如果要交學習單,那就很掃興了。學生期待的春季旅行,如果成為校外教學,又要應付導覽解說,又要交付指定作業,我想孩子單純的玩興應該會因此而打折吧。

大人們總是希望孩子不要荒於嬉,所以一味將「有用」的知識餵填孩子,其實,玩才是孩子的天職啊。從玩樂當中,孩子能學到課本以外的豐富元素,大人們只要提供給他們四處探索的空間,孩子們就會有許多另類的發想。德國的小孩回家不必寫作業,卻也能成為諾貝爾獎得主極多的國家。可見給孩子充分的留白,反而能激盪出更多的色彩。

前幾日教育單位用心良苦的宣布,畢業旅行將走入歷史,希望教師擬定校外教學計畫,並以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等具教育功能的行程為主,期待用這些知性的教學課程,取代行之多年的遠足或是旅行。雖說旅行是一般孩子常有的經驗,但是能離開父母,獨自與同學們一起出遊,是多難得的經驗呀。

況且,學生在校內被各種作業、考試壓得喘不過氣,好不容易找一天到校外散散心,卻還得拿著筆記聽解說,試想,哪個孩子會開心得起來?此外,早已被各種研習課程、教案設計、教師評鑑等忙得焦頭爛額的老師們,會不會乾脆選擇不辦校外教學了,免得落得對教學無益,還被人批評是想免費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