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小朋友和同學玩,常常都以吵架收尾,怎麼辦?

【文/親子天下】
我家老二目前小二,每次和小朋友一起玩,剛開始很OK,但常常以吵架收尾。一年級時還有小朋友和她玩,二下開始就沒人要跟她玩。因為她常和同學吵架,而且總認為都是別人的錯,自己都沒錯。如何幫她呢?


父母都會期許孩子能夠自我反省,並在犯錯時坦然道歉;但要能誠心的說出「對不起!」,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首先,孩子需要能夠理解他人的感受,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其他人造成什麼影響;同時孩子要願意開放自己的感受,並有足夠的表達能力將感受說出來。父母在協助孩子發展內省能力時,可以參考以下三點做法:

1. 以身作則:
完美的父母並不存在,任何人都有犯錯的時候。若父母發現自己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犯了錯誤,要勇於向孩子認錯。透過這個動作,父母不只示範了如何道歉,無形中也傳遞一種態度:反省自己的錯誤並致歉,既不可怕也不丟臉,反而是一種很勇敢的行為。

2. 協助孩子釐清問題: 
即使孩子的困擾是在學校發生,家庭中的互動仍可以提供非常多的線索。一般來說,孩子的人際風格有很高的一致性。當孩子在家中與手足遊戲時,父母可以試著從旁觀察並記錄,藉此了解孩子在遊戲過程中的主導性、表達能力、遵守規則的程度、衝突發生的引爆點;也可以進一步與學校老師核對,具體澄清孩子目前所遭遇的困難,以及需要增加哪方面的能力。

3. 等待合適的介入時機:
孩子從體會、抱歉,直到能夠開口表達歉意,通常需要一些時間。如果孩子在錯誤發生的當下不願意道歉,或隨便應付了事,父母應保持耐心,避免說教或強迫孩子道歉。可以等到孩子情緒比較穩定時,再回頭與孩子討論,將會得到比較好的介入效果。(黃柏嘉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