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喚醒教師沉睡的熱情 (上)

【文/楊玲珠 臺北市國語實小研究處主任】

近年臺灣積極於教育改革,期望減低學生的壓力,落實適性發展與多元智能的開發。但理想與現實卻有很大的落差,在此之際,日本學習共同體的成功經驗席捲臺灣,話題亦悄悄的在校園發酵。

 今年六月,筆者有幸成為臺灣第一批參訪學習共同體的一員,得以看到學習共同體學校最真實的一面。

學習共同體的學生—專注學習的和諧樂章

 日本的課堂有很多激發學生互助、分享與合作的機會,老師以溫柔而堅定的語調,關愛與尊重的態度,引導學生聆聽與專注學習。低年級的課堂,老師協助串連老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的訊息,預作發展學習共同體的準備;中高年級及中學的課堂,全班共同討論以及分組對話,前者學生專注於自己的訊息與其他組同學之間的串連,後者小組內的成員互相對話,即使尚在思考中,我們亦見到學生專注聆聽的表情。整體的課堂看到寧靜、尊重與關愛交織成和諧的學習樂章。

學習共同體的老師—關心尊重的指揮家

 此行參訪的課室,老師的角色為詮釋教材及引導學習的專家,老師很清楚課程的架構與學習目標,如同經驗豐富的指揮家,講述、共同討論、小組合作學習,轉換得如此自然,引導學生享受學習愉悅的樂章。在濱之鄉小學校,我們除了看到教師之間”形”的學習共同體,亦看到教師之間”內涵”的產物。

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溫馨博愛的舞臺

 日本學校的設備比起本國並不先進,但符合學習者的需要。有可以隨孩子身高調整的黑板、整齊乾淨便於搬動的木質桌椅、簡單明確的生活教育宣導、整齊的置物空間與落實的環保實踐;在空間上採開放式,有序的上課秩序、動靜分明,彼此之間並不會干擾;老師之間也同學生一樣四人為一學習共同體,辦公室的座位同學生一樣四人桌椅併成一組,便於共同備課與討論學生學習,學校整體即是學習共同體的氛圍。(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