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敎育又因四位青年向街友潑糞的行徑,再被輿論,四位青年匪夷所思的惡質行為,令人寒慄。我們知道孩子是朝稱讚的方向而建立行為的,此時,是不是也來檢覈我們稱讚孩子的用詞,不外乎是「好漂亮!」「好聰明!」,但卻不常用「你很有公德心!」或「你真仁慈!」。可見「仁慈」與「聰明」,並沒有被擺在同一天平上的。
前蘋果電腦總裁賈伯斯,重整蘋果公司時開除了許多人,可是卻有仁慈的獨裁者之稱。原來,賈伯斯曾因一位員工的父親四肢癱瘓,給了這位員工兩年的有薪假,並請人設計了一套癱瘓者可以使用的電腦系統,嘉惠了更多需要的人。我們看見賈伯斯除了聰明及創新能力外,就是賈伯斯的「仁慈」!
亞馬遜網路書店創辦人貝索斯說出很簡單的七個字:「仁慈比聰明重要!」「因為聰明是天賦,而仁慈是選擇。天賦很容易,生來就有。而選擇很難,因為人都容易受到聰明的誘惑,選擇做出不仁慈的事情。」,生活中,不難看見吸煙1根減壽2分鐘的宣導,聰明的孩子也會很快的算出祖父吸煙數據,告訴祖父因吸菸少了多少壽命,或許還可以討賞般的讓人來誇讚他的計算能力,然而,傷了祖父的心的那一部分,其實是要學習的。教導孩子如何用委婉的傳達,應該是更重要的,用冰冷的數據來論斷生命長短,畢竟少了一份柔軟與溫暖。是而,居心仁慈比耍聰明要困難許多!
從事教育者最大特質也是必須「聰明」,但是要擔任一名敎育園丁,最應該學習的則應該也是「仁慈」了。在敎育彰顯競爭力或軟實力的同時,功利如影隨形,人文底蘊及人道精神,則更待突顯。當我們勤於梳理孩子情緒教育時,孩子可以感受關懷,知道學校友善並且是重視他的。隨之他的情感敎育就會豐富,天地萬物皆有情,進而情操教育的展現會令人感動,他懂感恩懂得施與。教育心仁慈心,師者以仁慈為基底,所謂「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始作善也」,「教者,長善而救其失也」,使學生向善發展,止於至善。笑臉待兒童,說給他聽,做給他看,成就學子並且帶著仁慈的種子發散。
【2012/5/20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