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親師信任前,老師做了什麼

【2011/11/27 聯合報】

文╱譚七( 國小教師  )
日昨,在學校參加教師專業成長社群活動,教師與講師熱烈討論學生嚴重行為處理,老師都希望在融合教育下,努力協助少數特殊需求孩子。返家後,看到報導一位亞斯柏格症的大學生自殺身亡,不禁感到傷心惋惜,也再次深嘆:協助學生,真的仰賴親師間的密切合作!然而,親師之間如果沒有信任基礎,難達成合作目標。

我告訴一位過動兒的媽媽,謝謝她在開學第一天,主動告知孩子的過動症與低年級時的種種狀況,請她給我一個月的時間觀察及輔導這個學生。

一個月後,請那位媽媽到學校來,將那段期間的觀察紀錄,與輔導措施給她看,並逐一討論,然後告訴她,接下來擬訂的輔導策略及要她配合的事項。此後兩年間,家長和我都彼此信任,學生也進步很多。

北京奧運拿下八金的美國游泳好手菲爾普斯,就讀小學時因為過動,他的媽媽被老師請到學校面談。在老師數落了他的各種不是之後,他的媽媽問老師一句話:「那麼,請問老師將為他做什麼?」菲爾普斯媽媽不是無禮反問,而是對教育專業的求援。她應該是 相信 老師是專業的,才會有要求有希望。

老師呢?應該也相信家長是想要孩子成功的、是想努力教養的。親師合作,從彼此的信任才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