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家長該如何與老師溝通


文 / 阿軒老師  (台南市新進國小)

溝通是一門的學問,
在資訊發達的今日,
儘管溝通的管道與方式相當多元,
但真正能清楚了解對方想法的溝通卻寥寥無幾。
加上近來教育事業轉型成服務業,
家長看待老師的角度已不復以往。




學經歷高的家長,信心滿滿自有一套教養孩子的方法,只要老師的教學不合己意,便開始下指導棋,希望能照著自己的意思走;而處於社經天平另外一端的家長,竟把學校當成慈善機構,平時對於自己孩子的所作所為或班上的事務漠不關心,但真正出現問題時又怪罪老師沒把學生帶好。上述情形並非本文的重點,重點是想談談當家長遇到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時該如何與老師溝通。

每個老師帶班風格不同,只要合理,家長應該支持老師,家長有想法或有意見可以大方到學校找老師溝通。但是面對平常大多指責學生不是的老師,溝通更需技巧,切莫因為溝通不良造成反效果,最後落得親、師、生三敗俱傷。雖然我是以老師的身份來寫這樣的文章,在立場上難免偏頗不甚客觀,但希望能讓家長們知道老師對溝通一事的想法,也提供幾點建議給大家參考:

一、地點時間需合宜:
應該避開有學生的場合,不要耽誤到上課的時間,影響其他學生的授課權利。


二、多肯定,少責備:
教師並非費力的行業,但鐵定是費盡心力的志業。家長如果能夠對老師多予肯定,以鼓勵當成見面禮,會讓溝通的進行更加流利順暢。

三、口氣應和緩:
溝通不是吵架,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畢竟老師面對的是全班的學生,而非單純只有一兩位小孩,考量的層面較廣,箇中的辛酸與所處的情境也只有第一線的教學者才能了解。溝通的過程應該多聽聽老師的想法,而非一昧的搶話多嘴。

四、不要有先入為主的成見:
溝通是為了理解彼此的想法,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到學校興師問罪想要一個公道,認為自己的孩子都對的,就算有錯也是別人的錯,這就太不理智了!就自己教學經驗發現,孩子回家向家長轉述事情的發生的經過,大多會避重就輕,甚至把自己不對的地方自動消音,所以當家長的應該有足夠的智慧與成熟度來判斷自己孩子的言行,切莫因溺愛而被矇騙。

五、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評老師:
這是教養的一大禁忌,家長如果有這樣的舉止,非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更只會讓孩子開始不尊重老師,甚至造成不聽話不守秩序的情形,形成老師在班級經營、常規管理上的創傷是很難彌補。

六、尋求共識:
溝通的目的就是尋求共識,以達成共識作為當成溝通的結束是最美滿的結局。有問題當面說清楚,不要以放話或是串連連署的方式給予老師壓力,這都無益於溝通的進行。更不要捨棄溝通的管道,直達天聽,找主任校長,甚至以投書媒體、教育部要脅,這只會把事情越弄越複雜,也失去教育的本意。

就我自己觀察,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是明理的,而絕大多數的老師也都是樂於溝通的。對學生學習而言,老師與家長的立場一致才能發揮最強的效力,也就是說家長懂得對老師發揮正面的影響力,可以讓好老師發揮最大戰力,而溝通就是最好的方法。互勉之!


【2008/6/4 阿軒老師的部落格 】
文章出處:http://leejing0516.blogspot.com/2008/06/blog-post_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