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6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回首這過去一路走來的歷程,看見許多孩子從年少的輕狂無知到出社會的成熟內斂。其中最教我難忘的是在擔任技藝班導師的那段日子中,接觸到許多因為在學業表現上並不凸出,但在技藝教育的學習領域中卻能展現出的一片自我的學生,從在班級課堂上的無精打采到技藝實作課時的全神貫注。.至今我還經常會找機會到學生服務的餐廳或髮廊消費,一方面可以幫孩子衝業績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與肯定 ,一方面也可以希望能不斷的驗證在孩子身上我們可以找到無限的可能。
儘管如此,在生活裡卻仍不難發現有許多家長甚至是教師依然存有惟有讀書高的觀念,僅看重孩子在智力及學業表現的單一表現,甚至是打著「孩子!我是為你好」的堂皇理由,無形中卻抹滅了許多孩子未來的發展可能,而小奇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一天的下課時間,忽然聽到辦公室外有一群孩子的嘻笑聲..我好奇的走出去看:是一群七年級的孩子正圍著一隻甲蟲看,大家興奮的你一句 我一句..甚至有小女生發出害怕的叫聲,其中有一個體型瘦小的男生說:「別怕!它是某某昆蟲,它的特性是..我知道如何照顧他..」在嬉鬧聲中上課鐘聲響起..
隔天,有個小男孩一早就站在我的辦公室門口,手裡拿著裝有甲蟲的昆蟲盒.,我一眼就認出這不就是昨天表明會照顧昆蟲的男孩,我簡單的問了一下,原來他希望我能代為保管他的甲蟲寶寶並允諾放學時會來把它領回。為了避免干擾孩子上課及輔導老師助人的天職作祟,我馬上就一口答應。放學時,他果然準時的來把甲蟲寶寶帶回去,邊走還邊跟甲蟲寶寶說話…
幾天後一早男學生又把甲蟲送來了,不過今天孩子除了交代我要好好顧好他之外,眼神裡好像又透露著一股不安.,在我的追問下,他才說出:「老師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他希望我替他瞞騙媽媽甲蟲寶寶是我(老師)請他代為照顧的…
我發現小奇對於自然界的昆蟲有著莫大的興趣與研究,舉凡校園裡出現的昆蟲,他都能如數家珍一一說出它的特性..在那段擔任甲蟲保母的日子裡,吸引我的不是小奇滔滔不絕的昆蟲知識 而是訴說時那種充滿自信及喜悅的表情,他快樂的悠遊在昆蟲的世界裡..我情不禁的想像:站在我面前的很可能是未來改變地球昆蟲歷史的生物學家。
在驚嘆小奇對昆蟲了解時卻赫然發現在昆蟲世界外還有一個屬於他的真正生活世界:
每天坐在充滿考卷及有罰寫不完作業的教室裡,日復一日的生活模式:考試、成績不通過、罰寫、再罰寫、寫不完就想辦法欺瞞逃避、矇騙家人與老師。 尤其在母親權威及嚴厲的成績要求下,他成了母親口中的「廢人」,導師口中的「無可救藥」,又因為無法跟上班級的進度,他被安排在教室最後方的一隅,讓原本弱小的他,看來更外孤單與渺小.. 而放學後家裡是不允許跟功課無關的事物甚至是話題..
近年來不斷的有所謂台灣之光的出現 如: 吳寶春 吳季綱 曾雅妮等,又再度提醒大家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嘉納(Howard Gardner)所提倡的多元智慧理論重要性,而我們是否可以藉由這次「12年國教」的改變機會,重新打破傳統智力的偏頗觀點,給予孩子更多拓展寬廣人生的發展方向,減少因為大人們的錯誤期待與教養方式而失去更多的可能的科學家、生物學家或是名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