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喚醒教師沉睡的熱情 (下)

【文/楊玲珠 臺北市國語實小研究處主任】

日本與我國教師專業樣貌的比較

 學習共同體的課堂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這與我國目前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現場有很大的差別。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植基於老師教學專業,從日本成功的經驗中可知”發自老師內心動力”是寧靜革命成功的關鍵。

 日本老師在教師研修上沒有歌功頌德,關注的焦點是”學生如何學”而不失焦,可以如此植因於嚴格的師培與職場輔導,老師對於學生心理發展、教材分析與教學方法已有一定的專業水準。

 對於開放課室,日本每位老師每年開放課室的節數有一定的要求,校長對於學校教學品質的責任高,亦具備很強的課程與教學領導能力,政府亦授權校長有足夠權力宣告與執行教師專業發展方式。教頭(教務主任)自身的教學能力具有指標與帶領的作用,清楚掌握學校整體教學品質,此與國內教務主任疲於行政開會與評鑑,無暇關照教學有很大的差異。

 我國教師自學校畢業後,在專業發展上仰賴教師自發精進,結合時代的進步有限;師資多元化後,師培在兒童心理發展與各科教材教法之研修較少,因而發展許多協助老師進行有效教學的觀察工具。老師對於”觀課”仍有諸多擔心,實際入班觀察仍有努力空間。

可以努力的方向

 任何制度的引進,應符合實際需求,無法全盤複製。國內推動制度常以捨棄舊有基礎的方式來處理,且急於看到成果,易落於階段性任務完成後,又回復原貌。學習共同體是一種教育哲學理念,須從”心”改變,無法急就章。倘若能給予學校更大的自主空間,教師進修有更多彈性,明定的教師專業發展要求,重視校長與主任的課程與教學領導能力,必可讓我國學校教育展現新樣貌。

 還記得請教佐藤學教授推展學習共同體,老師要先研修什麼?佐藤教授笑笑說:「老師愛孩子,就沒有問題。」一語道破最關鍵的核心「愛、尊重與關懷」。改革正向的力量來自教師,喚起老師的教育熱忱,相信孩子有能力學習,是以學習者為本位的有效力量,我們也能讓孩子發自內心主動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