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8 聯合報】
弟弟不喜歡讀書,怎麼幫助他找到未來的目標?他喜歡畫畫,也喜歡電腦遊戲、看電視。家境不富裕,要怎麼引導弟弟呢?
生命曾身心受創的人,心中是不安的。處在不安的生活裡,情緒常懷恐懼。讀完來函,我的心情也有沉重之感,能體會妳的痛苦。
爸爸一定要改變,媽媽與弟弟的情況才能有所調整。先答覆弟弟的問題,再找方法來幫助爸爸,陪他走出情緒的困境好嗎?請記得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妳不孤單,我會陪著,所以別放棄任何機會。
妳說:「弟弟從小就看著爸爸用暴力的言語和行為來對待家人,導致媽媽說話也無法溫和,對弟弟很兇。」又說:「弟弟在無形中用爸爸曾說過的話來讓媽媽傷心。弟弟從小就模仿爸爸的暴力行為。請教我如何幫助媽媽和弟弟?」
不急著規畫弟弟的前途。先穩定他的內心及排除長期的恐懼,才是最重要的。「心安」後才可能專注於學習。多強化他已具備能力的興趣,增加成就感及自信度。弟弟的行為,明顯的是自我認同度低、自我放棄、不快樂。愛看電視、玩電動遊戲是他藉以紓解內心惶恐的方式,遊戲可以暫時收容他的孤獨。生活沒有其他樂趣,一時找不到安慰心靈的替代品,所以只能處在「聲、光」之中。大腦沒有任何學習事物的刺激,生命當然不會有意義。
多陪他走出戶外寫生,滿足畫畫的成就。讓他觀察或欣賞從來沒有見過的花草植物,新鮮空氣可以使身體健康、心情好。陪他看影集並與其討論,增加他說話和想事情的能力。待生活內容豐富了,增添興趣後,就會改善現況。試試看去做,有任何問題,歡迎你隨時寫信給我。
李翊菱小檔案
奧地利國家音樂學院藝術教育碩士、名作家,在台灣強力推廣「兒童性格教育發展」。首創兒童哲學融入藝術課程,探索兒童心靈。擅長以孩子的語言引導兒童無法表白的心情,強調生活教育才是教養品學兼優孩子的源頭。